|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特朗普下調對華關稅會讓企業重新遷回中國嗎?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面對美國對華關稅的下調,依賴對中國業務的企業對此表示歡迎,但同時也在緊急分析這份最新協議對自身的影響及持續時間。


部分經濟學家和企業高管認為,這一結果可能會減緩企業尋找中國替代市場的步伐,進而可能使美國官員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長期努力變得復雜。https://t.co/bRxuNc3IDa—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November 3, 2025

對於戶外旅行品牌Cocoon USA的總經理特拉維斯·麥克馬斯特而言,今年從海外供應商處采購產品的過程如同一場賭博。


上周看到中美達成貿易休戰的新聞後,麥克馬斯特終於松了口氣,感覺迎來了一場勝利。他估算,特朗普總統下調中國商品關稅的決定能為公司本周從中國進口的一批貨物節省約3萬美元關稅成本——這筆錢足夠在Cocoon總部所在的華盛頓州小鎮再雇傭一名季節性員工。

但這份關稅協議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為規避中國商品的高額關稅,Cocoon今年春季已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然而過去幾個月裡,特朗普將印度進口商品關稅提高了50%,同時卻把Cocoon采購的中國商品關稅降至30%,徹底打亂了公司的計劃。

麥克馬斯特對在印度拓展生產所耗費的時間感到惋惜。他表示,至少目前來看,“我不會再花精力試圖脫離中國市場了”。

在經歷了一年充滿關稅威脅與貿易協議的混亂局面後,美國至少暫時陷入了一種出人意料的境地。面對可能與中國爆發的毀滅性貿易沖突,特朗普同意將此前為懲罰中國在芬太尼流通中所扮演角色而征收的20%關稅減半。

這一調整使得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水平,在名義上接近甚至低於對其他國家商品的關稅(包括瑞士、印度巴西、加拿大等部分盟友)。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計算,今年美國中國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提高了20.2個百分點,而對世界其他地區商品的平均有效關稅僅提高了17.3個百分點。

不過,不同企業繳納的關稅並不相同,若計入前期對華關稅,整體稅率會更高。彼得森研究所經濟學家查德·鮑恩計算得出,美國中國商品征收的平均關稅稅率為47.6%,但該數據與美國對其他國家關稅的對比尚不明確。


依賴對中國業務的企業對關稅下調表示歡迎,但同時也在緊急分析這份最新協議對自身的影響及持續時間。部分經濟學家和企業高管認為,這一結果可能會減緩企業尋找中國替代市場的步伐,進而可能使美國官員減少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長期努力變得復雜。

許多企業仍打算實現采購來源多樣化,對長期將自身命運與中國綁定持謹慎態度。但當前的關稅體系降低了企業在海外尋找工廠的緊迫性,也削弱了企業原本期望通過將工廠遷至巴西越南印度所獲得的經濟優勢。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策表示:“如果這就是最終的關稅結構,那麼企業沒有足夠動力將業務遷出中國。”他認為,如今中美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關稅差距,遠小於特朗普在2024年競選時提出的水平——當時特朗普提議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對其他國家商品征收10%至20%的關稅。


塞策還說:“與政府內部許多人的說法相反,他們最終形成的關稅結構,並沒有真正起到鼓勵企業遷出中國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反駁了這一觀點,稱其針對汽車零部件、藥品、半導體等產品征收的國家安全關稅,將對中國造成更大影響。官員們還表示,政府正致力於打破中國在稀土等其他產品上的壟斷地位。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在聲明中稱,特朗普已承諾“通過重振國內制造業,結束美國對外國的依賴”。他表示,各項貿易協議以及數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證明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和關稅政策正在兌現這一承諾”。

中國的反制能力,似乎是它未像印度巴西那樣面臨更嚴厲關稅的原因之一。特朗普曾多次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征收三位數關稅,但中國政府采取了針對性反制措施:建立稀土出口監管體系並限制稀土出口,威脅將導致美國汽車工廠及其他工廠停產。

這一策略最終奏效。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談判中達成的芬太尼相關關稅稅率,低於加拿大等試圖安撫特朗普的國家。

上周在韓國舉行的會晤後,特朗普除了將一項10%的關稅下調外,還同意暫停對中國船只征收新費用,並推遲對數千家中國企業的制裁。作為回應,中國表示將暫停實施部分稀土限制措施一年,恢復采購美國大豆,並加大對芬太尼制造所需化學品出口的打擊力度。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3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